最近在念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他不贊同能力分班,因為這會限制住成績不好的人的發展,我就想到從小到大,成績都不是名列前矛的,都是在後面的倒數幾名的,在小學時,我的爸爸因為對我有期許,讓我進入私立學校就讀,在那個時候,我的同學們的父母親都是很有錢的,所以,他們下課後總是得要去補很多的才藝或者去文理補習班,所以不管是才藝或者成績,我都在班上跟不上.
到了國小快要畢業的時候,我們的老師強迫大家去補智力測驗班,當時我就很有自己的想法是我為什麼要去補習,所以當時我和老師吵架所以我沒有去補習,當然,在國中能力測驗時,我被分到的是B段班,但神奇的是我在B段班裡卻變成功課很好,很喜歡念書,因為念書是因為自己想念書,而不是被逼著念書,在國三快考試時,因為壓力造成甲狀腺機能亢進,精神無法集中,所以國中考高中只考到高職,但我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我,他們總認為我沒有開竅,所以在後面的階段中,我的學校愈來愈好,二專的「景文技術學院」到「實踐大學」到研究所「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我並沒有因為能力分班而限制住自己,而是愈來愈好,我想這歸功我的父母對我的期許,那是我父母的愛,我很幸運我能遇到的是我的父母,而在每次我愈到挫折時,我也從來沒有放棄過,很努力的克服問題,而我也相信自己會愈來愈好。
-----------------------------------------------------------------------------------------------------------------------------------------
~~~~~~~~~婷婷的看法~~~~
我的這位同學.他的念書能力總是在台灣教育環境下被歸類為所謂的"次等生".但是家庭環境的養成以及父母的不放棄.讓我想到~華森的行為主義論曾說~給我一打孩子.在我特別的環境養育裡.我可以讓他們成為.律師.醫師.老師.....等
雖然有很多人否定這樣的教養理念.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環境的確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扮演極為重要推手.否則政府單位就不需極力的彌補城鄉差距以及家庭功能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其實阿.家庭功能反應的是.個體自我感的認知情形.倘若說孩子能夠再適當的環境下長大.在成長的過程中有成熟大人的陪伴.較能夠提昇自我的價值感.當孩子的自我價值提昇.有了較多的機會探索自己的潛能與志趣.並非一寐的追求社會價值的主流.縱然在主流價值外還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教育及家庭功能最主要的目的.
人的一生當中.常常要跟很多人說再見.唯一說不了再見的就是自己.克服問題.讓自己越來越好是活著的重要課題.